作者:杨凯 摄像:孔令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高校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实现高校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标,就要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把党史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
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第六章《邓小平理论》教学中,讲授“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内容时融入《撒切尔夫人四次访华》案例。在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中,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撒切尔夫人曾经四次访问中国,两次均与香港问题有关。她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香港问题的多次交锋,至今仍让中国人民津津乐道。
杨凯老师讲述了撒切尔夫人生前的4次访华经历,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瞩目的是1982年首次访华和邓小平谈香港问题。1982年9月,刚刚打赢马岛之战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说到香港的主权归属,邓小平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有底线思维,主权问题就是邓小平和中国人民的底线。面对英国首相铁血娘子撒切尔夫人的挑战,邓小平寸步不让,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底线思维,我党在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上取得了一步又一步的伟大胜利。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创举,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开辟了新路。
今后的思政课教学要厚植党史元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首先就要善用党史“教科书”,上好思政课。能够在思政课中创造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在知识的传授中引导学生正确把脉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