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源库

思政资源库

专家解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资料来源:教育部、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2-05-16 08:39:47   浏览次数:

编者按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系统阐释了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内容等。构建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前提,是全面提升高校师生思想意识的有力保证,更是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文整理了8位专家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重要解读,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

(清华大学副校长 彭刚)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表述,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价值、知识、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地阐述了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价值比能力和知识更加重要;价值塑造是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将价值塑造的成分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要充分发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切实达到育人成效。

《纲要》还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结合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稍做探讨。

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走上讲台,或者在课堂内外与学生沟通交流,其自身的学术水平、治学境界、教学投入,对学生是不是有足够的关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是了如指掌,对学生的成长是不是倾心关怀,学生有着最为真切的感受,也最容易受到教师所呈现出来的师德师风的感染和影响。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长期坚持给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上课,除了讲好自己承担的课程,他还投入大量精力精心指导年轻教师备课,甚至在年轻教师上课时坐在第一排,和学生“抢”答问题。身边触手可及的学术大师以最投入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学生看到不同年龄跨度的老师们专心做着本领域最前沿的工作,看到学长以及同学做出了有价值的工作,对自己也能以创造性的工作服务国家、改变世界充满了信心,因此而加倍努力,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最好的成长状态。教师在课堂内外关心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成长,也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是课程思政最见成效的方式。这也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问品行和潜心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纲要》中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的确,各类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不同类别的课程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自身推进课程思政的路径和目标。通识课程在价值塑造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尤其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通识课程,在这方面有着比较直接的影响。在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清华大学持续推动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呈现出自身的学科特点,比如我们有实力雄厚的环境、能源、计算机、生命科学等学科。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智能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等,都是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的学生将来可能在这样一些领域成为领军人物,让他们在受教育阶段了解这些问题所具有的学科内涵,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路径,可以促使学生从价值取舍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理解这些问题。又比如,清华历来有重视体育的传统,清华体育教学的前辈马约翰先生特别强调体育的迁移价值,指的是体育锻炼中养成的价值和品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结合课程思政的推进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落实,我们的体育课教学也在锻炼体质、提升技能的同时,更加强调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尊重对手、尊重规则、不惧失败等价值品性。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各个环节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要素。课程思政如果生硬造作,如果被理解为所有老师都要讲一点思政课的内容、所有课程在专业内容之外都要另行添加一些思政元素,就会出现“两张皮”“贴标签”的情形,一定效果不佳。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即便是在高度专业化的理工类课程中,也完全可以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通信工程”课程选取解决高难度通信问题的最新案例,在讲述分析信息技术问题的同时,将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创新、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融入其中,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防火结构”课程主讲教师谈到,有些结构形式常温力学性能和抗火性能都很好,由于人工成本高,在国外得不到发展,但很适合我国的国情。他在课上展示的很多现代工程结构形式,都是扎根国情、前沿创新的案例。如何以适合国情的方式最好地在工程设计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专业训练和价值引导的要素就这样巧妙地在教学内容中水乳交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远不止于知识和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师要具备让学生敬重的学问与品行,要以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各类课程要以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式,建构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都要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协同联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罡)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价值观念和主体选择也日益多元化。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关键跃迁。高校在贯彻落实《纲要》的实际中,需重点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党委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涉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学院可以单独完成的,必须由学校党委顶层设计、总体协调、统筹推进,才能保证方向正确、决策权威、执行有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成立“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主管思政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各部处和院系负责人为成员,小组定期开会制定课程思政各阶段工作细则。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改革。

二是示范课程精选精育、有序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天然黏合度差异很大,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切不可急于求成。首先是要高度重视第一阶段示范课程的标杆性。首批示范课的教师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科研能力精湛、教书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把思政元素与课程完美结合,让学生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这是课程思政示范建设成功的关键;课程覆盖面要广,让更多的学生对课程的建设效果充分认同、真心喜爱。第二阶段应在各院系精选精育1—3门课程,探索总结不同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共性与特殊性。第三阶段再推广至全校各类课程。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保证了课程改革实效性强、少走弯路,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学校还将时政与专业相结合,开设课程思政专题课,增强时效性。今年,学校从新闻舆论、科学素养、法治精神等多个专业视角开设大国战疫系列专题课。青年教师刘娜娜在网络平台首讲“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三种面孔”,学校主要领导和全校师生共同学习,探讨在当今国际舆论环境中青年人应如何积极发声、有效发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润物无声。经过不断探索,学校总结出“用北航人物讲身边榜样”“用北航故事讲中国故事”“用北航精神讲使命担当”的课程育人模式,将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从抽象的“天边”拉回到具体的“身边”,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些思政内容不但没有挤占专业内容,反而成为专业课堂的“点睛之笔”,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四是各类教师合作实践、协同育人。在第一课堂,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综合素养学问中获取思想源泉、学术支撑和文化熏陶,互相学习,形成教育共同体。在第二课堂,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带领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和学生一起调研国情、服务社会。北航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双导师制”,每一支实践团队至少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思政课教师和一名专业课教师,保证方向性和科学性。教师与学生同吃住、共劳动,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教育效果显著提升。

五是高校之间互学互鉴、共同进步。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新时代明确课程思政理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北航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总结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举办首届全国高校课程育人高端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方法。

今后,高校要在教育理念层面凝聚共识,在教师队伍层面加强交流,在教育内容层面同向同行,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业不减量 育人提质量 “三全育人”

整体格局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复旦大学副校长 徐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在当前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

教育部2018年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举措。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教师队伍是育人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开创课程思政工作的良好局面。复旦大学成立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构建“三线联动”创新机制,巩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心线”,强化院系党的领导“中场线”,做实党支部建设“生命线”。“三线联动”实现了从学校大脑中枢到每位教师神经末梢的一体化联动,压紧压实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体活力,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课程思政建设要全面落实“两个所有”要求。

高校课程思政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只建几门课的样板房工程,而是要按照“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的要求全面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复旦大学已构筑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目前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覆盖所有院系,示范专业已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并向理工科院系持续延伸。

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组织实施,应以工程思维落实落细建设计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绘好“路线图”,确定“任务书”,列出“时间表”。复旦大学2019年发布《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示范专业、医学整体思政、示范课程、教材建设、育人队伍、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的三年攻坚均形成了分年度计划,从质量和数量上提出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指标。以示范课程建设为例,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规模并实施质量验收,促进课程思政提质增效,各门课程育人功能不断充实完善。

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度浸润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切忌“贴标签”“两张皮”式的生搬硬套,应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自课程思政建设之初即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原则,坚持“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所有课堂的内在品格培育功能。另一方面要求做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思政元素应与专业知识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起到拨动心弦、引起共鸣的点睛之效,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同时,复旦大学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育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积极探索适合各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内容和方法,增强课程思政针对性和亲和力。人文社科类课程是涉及意识形态核心的关键课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铸魂育人,贯穿各门课程,并构建起“专业课程—前沿讲座—实践项目”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将学科建设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理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注重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物理学系蒋最敏教授在“力学”课讲授变质量系统时,根据公式推导顺势介绍我国火箭技术发展历程,既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物理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海医学院以人文医学教育为载体促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以今年春季学期为例,医学各门专业课第一时间将上医及附属医院抗疫“国家队”的硬核事迹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用来自一线的最鲜活教材培养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

三年多来,复旦大学不断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积极促进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在全校营造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接下来,学校将在《纲要》指导下,扎根百余年来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复旦教育传统,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面体现“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复旦育人特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


把好“指挥棒” 抢占“主场”

建强“主力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靳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新举措,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制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建设内容、教学体系、课程分类、师资建设、政策激励、支持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全面覆盖、类型完整、层次递进、保障有力的体系性建设意见,对进一步深化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明确了工作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根本,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好“指挥棒”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事关立德树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学校党委要把好“指挥棒”,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切实把课程思政建设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要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导向,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提供条件保障,强化督查检查。

二、课程建设是基础,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抢占“主战场”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课堂是育人的“主战场”。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孤岛”现象,未能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纲要》深刻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这抓住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痛点和问题所在。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交织的复杂背景下,亟需发挥多学科优势,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将思政教育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要深入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切实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用鲜活的例证、可信的论据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丰硕成果,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于德智体美劳全员全程全方位,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

三、教师队伍是关键,不断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能力,建强“主力军”

师者,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只是教授课业知识和能力的“授业者”,还应该成为传播品德和价值的“传道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纲要》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要求,同时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出了多项工作举措。例如,提出搭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专项能力建设,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等措施。这既包含着对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培养塑造,又包含着对教师思政育人能力的淬炼提升,也包含着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全面评价机制的换挡升级。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伟德官网探索实施“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要求每个学院每年至少培育1个课程思政教师团队,5年内培育5-8个课程思政教师团队,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全校建成一批“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发挥课程思政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为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面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高校思政体系建设也面临着新挑战、新使命。《纲要》的印发实施,必将进一步提质升级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模式,打造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课程思政体系。我们坚信,高等学校只要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凝聚起思政教育育人合力,在一以贯之中常抓不懈、在久久为功中守正创新,必定会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强化提升,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


课程思政要把准“四个高度融合”

的内在逻辑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马小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及统筹推进和分类施策的高度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教育教学之中,切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体贯通,解决好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高度融合,集育德育才于一体。教育是人类传承知识文明、培养青年人才、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并由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观引导共同构成基本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任务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和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二者高度融合,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兰州大学始终坚持老中青“传帮带”,积极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将兰大特色的育人经验传承创新,将励志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等融入课堂教学,激励和带动广大教师树牢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既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更做好价值引领的“人师”。

二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度融合,汇聚强劲整体合力。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实现全面的发展。思政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一门课程都在传递价值、塑造价值,任何一门课程都在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更好的人。《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提升,也是对思政课程主渠道的补充和支撑。专业课程的专业性使其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要激励和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围绕如何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开展思考和实践,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内涵、不断提升课程整体质量,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度融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兰州大学按照“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推动全部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融入德育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具体到教学章、节或知识模块、知识点和学业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建设了《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走近核科学技术》《文科物理》等一批富含思政元素,广受学生欢迎的线上和线下金课。

三是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高度融合,辩证把握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实践的理论必然是空洞的理论、僵化的教条,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纲要》提出,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及时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展现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大说服力、指导力、引领力的重要方式,是擦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堂鲜亮底色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在积极开展实践探索的同时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努力将个案研究与共性拓展高度融合。通过对某一门课、一类课的探索和研究,凝练总结个体经验,进而将课程思政从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逐步落实为一种具有实际内容支撑的可推广、可督导、可监测的课程建设标准,实现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有效统一、指标牵引和任务牵引的有效统一、效果评价和内容考核的有效统一。兰州大学先后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建设、课程思政讲课比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等,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截止目前,学校3000余门专业课、225门通识教育课、73门在线课程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并从中遴选了122门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重点示范课程进行建设,13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课和通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四是统筹推进和分类施策高度融合,尊重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资源开发,关键是教学设计。《纲要》提出,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只有让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本课程中自然长出,与专业知识、专业精神相得益彰、合而为一,才能真正彰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润物无声的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面发力、全员动员,紧紧围绕《纲要》的总体部署,与“双一流”建设任务统筹起来,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统筹起来,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统筹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统筹起来,出台相应的制度和举措,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兰州大学制定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等,实行课程思政责任制,各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负责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探索、挖掘;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院长负责课程思政内容的审核、把关和监督;教务处、党委宣传部统筹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从教师主体、课程载体、课堂阵地等多个维度,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明确了哲学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医学、体育和艺术等不同类别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重点。健全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健全动态化、常态化评价机制,选树教学典型、建设课程典型,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革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开启“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新篇章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巩金龙)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新工科教育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战略支撑和引领力量,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具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如何立足高校实际,在“新工科”建设中构建好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实现“1+1>2”的效果,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一是弘扬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将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等时代命题融入专业教育,将学科史、科技史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将“工程伦理”等价值引领课程融入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二是崇尚专业精神,服务国家战略、行业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讲清楚特定领域受制于国外“卡脖子”的现状和国家加快自主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骨气和志气,引导学生主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出力争光。三是培养创新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建设好学科专业思政素材库,挖掘和整理学科专业中的时代楷模与身边榜样、在重大工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和中国历史上的发明与创新、学科专业的光荣使命等,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提供鲜活案例。四是培育实践精神,让学生了解行业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开展专业实践,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与行业自豪感,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国家发展。

搭桥梁、建机制、促联动,推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强强联合。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学习交流促进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多学科专业教师组成的理事会建设,统筹构建两支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合作机制,推动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双向贯通、相互促进,形成协同育人的联动效应。二是进行结对共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为专业课安排思政课教师作为专业课共建人,形成课程思政结对制度,共同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三是加强培训指导。经常性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沙龙等,分享建设经验与代表性案例,提升广大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理解,将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其他教师课堂的实践运用,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四是开展工作研究。经常性组织教师以专题学习、主题研讨等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学习研讨常态化。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传统工作经验研究等,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加强两支队伍课程内容的衔接,切实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开展育人工作。

上下同步齐动,校内横向联合,汇聚优质资源推动协同攻坚。一是搭建理论培训平台。通过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会等方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课程思政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不断深化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二是搭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立足各学科的独特视域、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专业课思政资源,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形成一批代表性案例,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课”。三是工作交流平台。邀请校内外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相关部门同志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定期交流,拓展思路,协调工作。四是成果发布平台。依托传统与新媒体平台,开展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汇编、思政素材库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制定等专项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构建具有鲜明农科特色的“领航体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李兴旺)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就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明确指导。这是对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再认识,是对农业大学办学方向的再明晰,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再聚焦,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明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总体要求和农科专业学科特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以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为保障,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设计具有西农特色的课程思政“领航体系”,形成了“思政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思政教育新体系,建设与农业大学使命担当相统一的大思政格局,努力培养新时代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课程思政建设“精确导航”。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课程思政协同研究中心,从政策支持、条件保障、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卓越农林创新人才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实施“思政铸魂行动计划”,出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真正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

着力课程体系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精准引航”。学校始终坚持把思政理念整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常态化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和课程思政建设”等主题活动,以项目立项形式,打造具有西农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256门,涵盖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实践课程3种类型,覆盖全校67个本科专业;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成效的特色实践思政课,延伸课程思政教育链。开展“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场站教学功能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实践教学项目,打造实践育人“金课”,创建新时代实践育人大课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长距护航”。学校坚持以转变教师观念和提升教师能力为核心任务,激发课程思政建设新活力。一是内外结合“引智”。选拔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开展校外学习交流,邀请知名高校专家来校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二是组建培训团队“汇智”。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示范观摩等活动,形成具有西农特色的培训品牌。三是开展专题培训“拓智”。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增设“课程思政”培训环节,举办名师工作坊、专题培训课,开展“培训进院系”活动。四是集体教学研究“借智”。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推进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注重典型示范引领,为课程思政建设“平稳续航”。学校通过表彰先进、强化宣传等,积极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经过基层教学组织推荐、院系选拔、学校竞赛等,评选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使课程思政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建好思政课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作为统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和课程思政建设”主题活动,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西农智慧”和“西农力量”。


以生为本突出特色落实“四个相统一”

(佳木斯大学校长 孟上九)

课程思政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目标和核心内容,着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的“四个相统一”。

贯彻“四个相统一”,必须坚持学生中心。专业课与思政课“两张皮”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专业课“重教轻育”问题突出。忽视了学生体验和育人效果。所以,要利用好专业课堂这个占去学生绝大多数时间的育人平台,让专业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讲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学生听进去多少才重要。如何在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引领更多青年与党同心、与党同行是大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学校组织援鄂医护人员为全校师生讲了一堂云端大课,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抗疫经历和感悟,全校师生及家长近9万人在线收看。

贯彻“四个相统一”,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食材”与“食盐”的关系。“食材”与“食盐”如同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食材视之有形、食盐品之有味。课程思政追求的境界是“吃盐不见盐”。专业课教师如同“大厨”,要拿捏好“火候、口味”,烹制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餐”。二是处理好“独奏”与“交响”的关系。“独奏”与“交响”如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开展课程思政不是动思政课教师的“奶酪”,而是彼此交融、各取所长、协同育人。学校在组建课程思政团队时,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讨设计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思政教师侧重价值导入,专业教师侧重教学实践,在运行机制上进行“嫁接”,使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共谱“华章”。

贯彻“四个相统一”,必须结合学校实际。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而不同院校由于其学科专业、历史积淀、办学区域等差异很大,想要做好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就必须做到既统筹协调,又分类指导,不同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大胆探索实践,突出特色,让课程思政案例鲜活、充满生机。学科交叉让课程思政更有趣。作为一所拥有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模块中设置了医疗急救实践课,面向非医学类学生开设,让其他专业学生在新颖、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实用医疗技能,体会白衣战士治病救人、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精神,效果较好。实践环节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舞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体验式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最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校在工程训练中心教学设计中,通过介绍中心前身研发拖拉机、开发北大荒的历史,彰显垦荒精神和工程文化;通过融入陶艺制作、3D创意打印及创客咖啡,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这些与传统的工程训练相得益彰,协同育人。中心既是实训场所,也是课程思政育人阵地。

贯彻“四个相统一”,必须高站位谋划、小切口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所谓高站位就是将这项工作与培养接班人、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谓小切口就是精准设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做好课程思政这件事,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如果专业教师既有精湛的专业素养,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学生对其专业的认同会转移到对其传递的价值理念的认同,那么思政要素的入脑入心便水到渠成,这就是课程思政的立足点和生命力。




版权所有: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