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源库

思政资源库

上海大学丨1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汇总

资料来源:师培联盟    时间:2021-11-06 16:00:26   浏览次数: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本文汇编了上海大学1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内容包含课程介绍、课程特色与创新及取得的成效,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图片

示范课程(一)《国际金融》

图片

尹应凯,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课程介绍

尹应凯老师自2008年讲“国际金融”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12年。授课对象主要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本科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1500人。课程教学团队还包括王国松教授、刘建桥博士、张丽娟博士等教师。


本课程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程”、“上海大学研究型挑战性示范课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称号。课程负责人是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团队“金融学”教学团队负责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程“国际金融”的课程负责人,曾获上海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3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9年)。课程负责人获得上海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2020年)。


“国际金融”是经济学院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金融学专业毕业要求(目标导向),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图片

注重课程思政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经济伟大实践、国际金融前沿理论等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对科学的探索精神、经世济民情怀,并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将新结构经济学这一中国自主创新理论融入课程教学,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教师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并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宏观货币政策搭配、人民币国际化等科研成果带进课堂。如在“汇率决定理论”部分中,融入“人民币价值之谜”、“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等科研成果;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融入“国际碳金融体系”等科研成果。


(2)注重研究型挑战性教学。一是提高教学的高阶性,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三维立体”的国际金融思维。“三维”是指“时间、空间、社会”三个维度:空间维度(站在世界看中国);时间维度(站在昨天、明天看今天);社会维度(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自己,向上的价值维度)。二是鼓励学生追踪国际金融理论前沿与最新实践进行研究。三是鼓励学生用中国自主创新理论研究中国发展问题。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3)注重课内培养向课外育人的延伸。一是注重最新国际金融事件的导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投入度,将经典与前沿文献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研读思考、寻找项目选题。三是建立课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以创新论文写作和创新项目研究为载体,实现课内外联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二是通过信息技术加强过程考核和多元化评价。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增加学习度,更好掌握前沿理论知识。课程注重过程管理,学生通过课堂预习、阅读文献、课外创新论文与项目研究、团队讨论、学习中国大学MOOC精品课程等方式,学习投入度大大增加,从而更好掌握前沿理论知识。


(2)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研究能力。课程以创新项目研究、创新论文写作为载体,实现课内外联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研究能力。通过对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调研,85%的同学反映本课程的研究型挑战性教学对研究能力提升有帮助。


(3)训练学生的国际金融素养、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学生训练了国际金融的“三维思维”;同时,通过运用中国自主创新理论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示范课程(二)费孝通学术思想

图片

汪丹,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01

课程介绍

汪丹老师自2015年主讲“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6年。授课对象主要为社会学院本科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200余人。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李友梅教授、耿敬教授、张江华教授等。

本课程获得“2020年度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案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领航课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大学课程视频资源建设重点课程”等称号。课程负责人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领航高校重点改革领航学院”课程思政教改团队核心骨干,“教育部第十一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骨干教师。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课程践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育人理念。作为面向社会学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社会学奠基者——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费孝通的学术生命始终与乡土相结合,始终与家国命运相结合,始终“迈向人民”并贯彻着“从实求知”的精神和“志在富民”的抱负。学习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就是学习如何将社会学的学问做到对国家有贡献、对人民有关怀、对社会有用处、对学术有意义。


课程深挖社会学育人元素,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聚焦三大知识单元,融合多元教学方式,涵盖11个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重点,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能够以社会学为志业,在田野中发现过去,在调查中阅读社会,在行动中学以致用,以学术引导社会发展和理解中国之治。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注重“因时而进”的理想教育,使得学生胸中有理想。课程以费孝通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社会学人求学、问学与治学的精神和理想信念,感召新时代的社会学人立下“以社会学为志业”,回应现代社会的“继替”问题与“中国人如何在复杂世界中认真做人的大问题”。

(2)注重“因势而新”的知识传授,使得学生心里有标杆。课程以与时俱进的费孝通学术思想专题研讨与专家讲座,引领学生体认学术研究“发思想之先声”的时势挑战性、时代前沿性与学术争鸣的世界体系。

(3)注重“因事而化”的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学有获得感。课程充分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熟稔“网络生活”与“信息化智能化学习”的特点,组建学习通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平台,使学生能自主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身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身的学习时间。

(4)注重“爱与温度”的课堂体验,引导学生能育人自育。“以学生为中心”跨校整合优质内容与卓越师资,专业导师与校外专家协同育人。课堂教学融合教师主讲、翻转课堂、专家讲座及费先生家人授课等多元方式,全方位呈现世纪老人—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生命力。

(5)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训教学,激励学生能学以致用。课程采用线下线上相融合的考核方式,涵盖:在线闯关、读书研讨、假期调研与期末论文等多元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理论思考与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课程注重学生的课堂思考、调查研究与论文报告的成果转化,以“费孝通优秀论文奖”与“费孝通田野调查奖”等奖项作为激励,协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03

取得成效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特色课程,在践行钱伟长校长“拆墙办学”的高等教育思想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行走”的课堂让专业能力和家国情怀共育并举。学校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学生带着“费孝通问题”下田野做研究,理论创新与科研能力获得提升,调研热情与家国情怀高涨。


(2)育师育人的师生共同体初步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哺,在“无声育人”“位育立德”“育人自育”三方面下功夫推进实现教学相长。


(3)深具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日渐完善。课程自开设以来就探索“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体系,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教改落地生效。现已形成了以费孝通命名的“1门课-1研究中心-1实践基地-1学术论坛-1研究文集-1论文奖-1田野奖学金”的互为支撑的较为合理的教材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


示范课程(三)法律职业伦理

图片

文学国,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课程介绍

国家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法律职业伦理”列入法学本科生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将法律职业伦理课列入法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


上海大学法学院组织了以文学国教授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成员有陈敬根教授、金成华副教授。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形成教学大纲,共同商讨了教学内容与相关教学案例的编选。文学国教授编辑了相关的法规与案例,提供给教学团队参考。团队其他两名成员陈敬根教授与金成华副教授根据自己的专业收集整理了国外的相关法规与法律职业规范文本,供教学团队教学时参考。


本课程适用于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两个班的教学。每个班学生人数为70人左右。根据学校与学院的统一教学安排,“法律职业伦理”课已于2019年开设了一个学期。教学团队成员也为法律硕士研究生讲授了该课程相关内容。课程按照法学一流本科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理念:“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


“法律职业伦理”课讲授法律职业从业者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规范。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精神与要求,将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理念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不同的法律职业,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员等,所应遵守的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共同作为社会主义法治队伍中的一部分,基本的职业规范与伦理规则是共同的,教师在课程上要将这部分内容讲透,通过学生的听课与自学,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规范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结合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法律职业伦理融入学生的部门法专业学习之中。法律职业伦理的规范,除了专门针对不同法律职业的规定之外,有大量的职业伦理规范还体现在部门法之中,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之中,在讲授法律职业伦理课时要结合这些部门法的条文规定,分析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在从事法律适用过程中如何遵守这些规律规范,可以加深学生对部门法规定的学习与理解。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清楚今后从事法律职业应遵守的道德底线与法律红线。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融入理论讲授与规范分析之中,增强课程的现实感。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作为一门古老的职业,法律职业伦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采用国别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队伍职业伦理的独特性;采用案例讨论与分析,先由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再作总结。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教学团队编辑了两本教学参考资料:《法律职业伦理法规汇编》《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案例选编》;一本论文集:《法律职业伦理论集》(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适用于本科生的教材:《法律职业伦理导论》(预计2021年上半年出版)。


1

听课教师评价

中外与法律职业伦理有关案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同,但对法律职业从业者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操守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文学国教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融入内容讲授与案例分析之中,彰显了思政元素。


2

学生评价

课程内容富有创新性,对于案例的讲解引人入胜;希望今后与老师一起探讨更多的社会热点案例,争议越大的案例越好,通过热点案例的分析与演讲,能更深入地学习这门课程;教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课堂学习氛围良好;拓展了知识面,收获很大,课程的形式与内容都很好。


示范课程(四)水污染控制工程

图片

陆永生,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


01

课程介绍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授课教师为陆永生、邹联沛、李小伟。


课程主要讲授水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的原理、方法和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及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等,在讲授污水处理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树立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梳理“水污染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分析发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相关内容,找准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深刻理解我国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生态文明维度来诠释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内涵;从水污染治理达标排放的执行度进行诚信教育;增强环保意识,从内生动力的培养着手,强化责任公民意识;由伦理学视角分析水污染问题的伦理成因,进行环境伦理的思考。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水污染控制工程”聚焦污水水质及出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污泥处置、污水厂的设计及城市污水回用等教学知识单元,在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思政知识点潜移默化的融入,形成“爱国、诚信、责任”课程核心价值观


(1)合理设置课程思政目标。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内容从“法、策、德”三方面考虑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如与“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的法规等施行;时刻关注相关时事新闻,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及时融入,及时补充、及时更新修订教学大纲。


(2)课程思政内容选择组织。依托本课程所属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平台,和“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坚实的基础条件,教师注重科教融合,实现科研反哺教学,联系实际和热点,开展思政素材、案例的积累和扩充。


(3)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思政内容,学生通过对环境变迁、环境质量的调研感悟,情感上引起共鸣,对课程内容有了认同感;通过国内外技术、工艺的比较,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励学生学习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深入思考。


(4)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课程团队对本专业、学科具有使命感,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和内在价值的认同,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采取研讨型挑战性教学,团队不同教师教法可以不一,但思政元素能“润物无声”地融入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实现了专业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的有机统一。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1)已出版自编教材一部。陆永生等编,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3

(2)完成在线课程建设,搭建并使用网上平台。

(3)校内外多次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4)指导学生项目《污泥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获“第六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最佳创新报告奖”。


示范课程(五)《跨文化管理》

图片

聂晶,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副教授。


01

课程介绍

“跨文化管理”课程是一门同时强调文化和管理科学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商学院学生的国际化格局、健康的文化角色认知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能力。本课程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是工商管理本科系列专业课程的先导。本课程基于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模式,提升学生国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培育其拥有国际化眼光和心胸,能够用更宽广视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跨文化管理能力分层培养+体验式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在具有国际理解的同时,能够开展本土化实践。2010年开课至今,获得学生好评,获评上海市重点课程、工商管理专业教指委金课项目。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课程思政总体设计系统化。“跨文化管理”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围绕“文化”展开,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形成客观理性的文化价值观。以“文化价值观”为圆心,以“能力”为半径,以“国际化视野”为背景,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跨文化管理能力,开拓其全球化视野、国际化心胸,培养优秀国际化管理人才。


(2)育人要素精准化。课程涵盖“国际化背景”、“文化价值维度理论”、“管理过程中文化变量的作用”三大内容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国际化格局、健康的文化角色认知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课程设计“精准”,即建构以“国际格局”为基调,以“中国”为主、“西方”为辅,“价值观”为轴的模式。


(3)教学方法立体综合化。经过多年探索,课程从“多点辐射”的案例式教学发展为“全面系统”的立体化课程。三大模块、13个知识点分别从“国际化格局”、“文化价值观”、“跨文化能力”入手,系统地覆盖了管理环节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堂内容、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跨文化沟通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沟通实践与科学研究能力。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教师获评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微课竞赛二等奖。“跨文化管理”立项为上海市重点课程;工商管理专业教指委金课项目。


示范课程(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图片

颜士鹏,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认证讲师。


01

课程介绍

颜士鹏老师自2008年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12年,累计授课人数超过1600人。课程主要面向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课程教学团队还包括刘俊敏教授、李晨光博士。


本课程于2015年列为上海大学重点课程,2019年列为上海市重点课程,同年被评为上海大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上海大学第二批研究型挑战性课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提出的客观要求为主线,融合专业课课程思政和研究型挑战性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创新,将其打造成体现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与法学教育紧密结合的法学专业课程。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国家战略导向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将生态文明国家战略对环境法治提出的客观要求与环境资源法教学无缝对接,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环境资源法学功底,又具有心系地球环境这一家国天下胸怀的新时期综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2)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课程面向研究型挑战性课程建设需要,采取教师主导与学生讨论并重的教学模式,通过每章设置的课前问题,教师与学生半分课堂,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式进行主导教学,讲述知识点,学生则围绕课堂讨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观点展示,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参与讨论和点评。


(3)多措并举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师在采用传统的知识点讲授基础上,引入了案例式教学(如腾格里沙漠污染案)、讨论式教学(新冠病毒疫情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辩论式教学(如污染环境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项目式教学(如工业项目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法律制度)、角色模拟式教学(如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等。


(4)全过程教学考核评价。本课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期末考核全过程的评价模式,将平时的考核成绩提高至50%,平时考核成绩中针对课堂讨论等情况增加生生互评,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能动性。期末考核采用以开放性试题为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文字写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逻辑论证能力等。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1)学生评价与反馈良好。本课程的学生评教分一直位于学院专业课的前列。课程建设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从学生对于课程改革的反馈意见来看,学生非常喜欢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教学中采用的诸多教学方法,学生普遍觉得课堂不枯燥,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将课程思政要素无痕融入,如学生评价本课程“课堂是建立在祖国大地的案例之上的”;“在掌握法学技能基础学习的基础上,还能了解国家现在正在发生些什么,正在作出的改变,不是仅照本宣科,而是真正地把司法实践带入课堂教学,让我们了解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等。


图片


(2)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本课程注重教学效果的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年-2020年,共有两个项目获得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其中一项获得上海大学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示范课程(七)《走进百姓生活》

图片

桑茂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现担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


01

课程介绍

课程“走进百姓生活——黄河流域写生实践”连续得到学院领导和各界高度评价。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领航课程。

本课程是为双一流高校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设计的实践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型人才,也是专业基础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二、三年级必修课程,每年有40人次参与。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深入生活,面对现实生活与人民百姓,了解大众,与民共处,从中接受思政教育,爱党、爱国、爱民,并进行现场写生作画。教师命题或学生根据实际自拟课题,刻画民生,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见农村新建设,观农村新旧变革,绘农民生活富裕新景。课程习作为美术作品创作提供现实主义素材,学生成为创作弘扬祖国大好河山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储备人才。本课程为培养高水平创作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平台。


赵波同学的木刻作品《大地》获得了2018年国际版画展银奖;陆珠荟同学的木刻作品入选“第十二届艺术节作品展》;郁晨嫣同学的艺术创作作品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等。桑茂林作品《北方的初春》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和“十二届艺术节作品展”等。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将思政融入大学生课堂,注入更新写生课程框架,新的方式与内涵进一步拓展启动。自2015年起,本课程开始着手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上潜移默化的熏陶,思想情感上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导引;2020年本课程选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领航课程”


(1)体现挑战性培养。课题针对性强,命题性集中,目的性明确,调研、写生、考察相结合,重思路,重方法,重能力。


(2)融合“思政”元素于课堂之中。传统文化考察,黄河文化感受,了解中国文化。实地了解黄河民情,观农村新建设,农村新旧变革,绘农民生活富裕新景等增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自信。结合当地红色遗址,如“毛泽东黄河东渡遗址”作为专门课程任务,进行绘画调研和采访等,有内容、有动力和有意义。


(3)体现高阶性培养。课题明确化,针对化,作业系统化。出发前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进行课前查阅,进入实地,田野调研,资料收集,现场写生,PPT汇报,展览结合的方式完成课题,使课程变得有逻辑,有条例,有过程,有结局,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提高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强调学生时代要求的综合能力提高的体现。


(2)增强了学生对新时代中国民情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让学生对博物馆考察,体会黄河文化,实地了解黄河民情,观新农村建设与新旧变革,农民生活富裕新景等增强大学生对新时代国情民情的了解;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弘扬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3)明确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课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实践能力。以田野调研,收集资料,现场写生,PPT汇报和展览结合的方式,使课程有逻辑,有条理,有过程,有结局,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整体思路清晰,理清学习过程。


4)引导学生用专业传承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无论是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先进文化,还是实地或线上教学环节中融入践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有效增进学生的写生“匠艺”,引导学生用专业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示范课程(八)《生化仪器分析实验》

图片

陈旭,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实验技术总监。


01

课程介绍

陈旭老师自2001年主讲“生化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20年。授课对象主要为生命科学学院、钱伟长学院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2300人。课程教学团队还包括曹亚老师、戴小峰老师、朱小立教授、张娟教授、赵婧教授等。


本课程及配套的理论课程相融合的“需求为导向的生命科学课内外联动教学实践体系探索”获得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本课程获得“上海大学高水平示范课程”(2017年)、“上海大学研究型挑战性示范课程”(2019年)、“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年)等称号。课程负责人获得上海大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


“生化仪器分析实验”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团队通过切实地与校内外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建立具有学科技术特色的“生化仪器分析实验”,从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实习等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链”式体系。

图片

注重课程思政与专业技术课程的融合。本实验课程在教学中将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到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中,辩证地分析我国与国外的药物残留等食药品的评价技术体系,客观看待国内外分析仪器与分析技术发展的现况和差距等。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注重学科及理论应用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一步实验设计的意义和依据,做到 “授之以渔 ”,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与应用能力。例如国家的中药瑰宝:葛根、血竭、红花等中医药的活性成分分析,集全学期所学的紫外、红外、荧光光谱,色谱、质谱以及核磁波谱进行综合解析一个新的活性成分,将知识结构加以升华。


(2)加强综合设计与创新实验。通过综合设计实验,努力让学生完成从实验学习到科研实践的顺利过渡。如药物分析中学生自行设计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等,结合课外的文献检索,允许学生大胆地尝试改进与优化实验流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激发技术导向性的自主创新意识,降低关键技术对外的依存度。


(3)开放实验室与多元化考评。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实验,形成开放仪器分析实验室的机制。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实验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与独创性感受的教学活动空间,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国家级与市级的生命科学竞赛等科技活动。实行多元化的考评制度,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过程。


(4)探索校内外的实验技术合作。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验教学课堂外的创新项目实践,按学生的需求推行分层培养模式。依托与校内实验平台的共建、校外企事业单位实验室的通力协作,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单位实习的三维一体“生态链式”人才培养模式。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03

取得成效

(1)课内外的联动教学平台初见成效。2019-2020年度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市级大学生的生命科学竞赛,获得佳绩。


(2)“走出去、请进来”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依托于校内的共建实验平台、校外单位的技术合作,促使学生“走出去”,深入企事业单位研发技术的第一线,同时将企业技术专家“请进来”,大大增进了学生促就业和再深造的机会。


(3)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单位实习的“生态链式”人才培养模式初见端倪。2019-2020年又新增两个学生的实习基地。通过与外单位、企业深度合作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学科行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示范课程(九)《音乐文献阅读》

图片

袁勤,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获评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01

课程介绍

“音乐文献阅读”是2016年起为音乐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负责人为上海音乐学院袁勤副教授。5年来,袁老师的授课对象为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专业的本科生,累计500名学生。课程教学团队包括纪晔晔副教授、徐榕野老师和陈迪芸老师。

(1)本课程获批“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上海大学重点课程”。

(2)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外经典音乐文献的研读,提升学生理解和演绎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能力,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感悟中华文化之精髓,引发学生对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图片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将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将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理论研究与思政建设结合。

(2)结合时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中外经典音乐文献专题研读的比例,增强内容的实时性、实践性、专业性、趣味性。如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器以及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的书卷《敦煌曲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乐谱的年代来源的考证,对该乐谱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对乐谱展开研究,在研读图谱及文本文献的基础上,力图还原古曲的原貌,并组织学生对该经典敦煌古乐作品的排演,还原有声的古代经典文献。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东方乐器博物馆,研习敦煌古乐,对相关音乐学专家进行采访,并组织交流会分享心得体会。

(3)采用课堂研讨、艺术表演实践和线上教学互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推动其专业学习和人格培养。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术规范,树立学术诚信。提升学生理解、演绎经典作品的能力,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身体力行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学生王同学

两次敦煌专题课程,给我的感觉都非常深刻。同学们带上乐器,从乐器形态到演奏方法,娓娓道来敦煌壁画中各类乐器的特征和发展。竹笛、琵琶、笙,打击乐,我们了解了敦煌音乐的编制,其中乐器色彩的分布非常奇妙。瑰丽的音乐,原来是这样演奏出来的。这样的壁画,这样的音乐,这样的美,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并发扬光大。


(2)举行“敦煌之声 海派之韵”专题音乐会一场(2019年10月),两次小型分享会(2020年10月、11月)。


(3)录制课程专题“《诗经》中的音乐珍存”微课;10月、11月举办两次专题分享会;获评上海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入选2019年度上海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图片


示范课程(十)《晶体制备技术》

图片

赵岳,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01

课程介绍

赵岳老师自2006年讲授“晶体制备技术”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14年,累计授课人数已接近1300人,课程主要面向材料学院学生,还有计算机学院,钱伟长学院以及中欧工程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课程教学团队还包括张继军副教授,郭昀副教授。


本课程于2020年被认定为上海大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课程)。


“晶体制备技术”是介绍现代晶体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的课程,是材料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侧重讲解单晶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单晶材料制备的基础理论、方法以及相关技术,还能够接触到材料制备的科学技术前沿,为后续材料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向学生传递“四个自信”。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挖掘思政元素,并使其与专业知识相互贯通。通过引用古代文集记载的中国古代人民在晶体制备和研究成果,阐述古代中国在晶体生长和研究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关注国内外晶体制备的进展,及时了解国家对特色晶体的引导性政策。讲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首先研制出偏硼酸钡(BBO), 三硼酸锂(LBO)晶体,增进中国文化自信。


(2)多措并举的教学方法。讲授知识点,让学生具有参与感和获得感。讨论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由学生进行陈述,课后以小组形式收集和整理晶体制备相关的文献资料(ppt形式),并解答由同学、老师所提出的相关科学问题,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3)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考核评价。平时考核成绩为30%,包括三部分:本课程制作了六个思政元素相关的视频,让每个学生课后观看,并作出反馈;课后制作的ppt 文件水平以及在课堂上的演讲水平;出勤率。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等。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1)学生评价。学生评教分一直位于学院专业课的前列。每次课程结束后,老师都会让学生评价课程。学生认为“老师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上课,图文并茂,教学严谨。”


(2)反馈良好。有学生建议:一些重要的内容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找学生诵读,以便加深印象;添加一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视频和影像资料;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有关于晶体制备实验室等。


示范课程(十一)《中国民俗》

图片

常峻,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01

课程介绍

“中国民俗”面向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留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列入“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年)建设。该课程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情风习、生活习俗有深入的了解,指导学生在历史纵向发展进程中理解中国民俗的产生与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中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培养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增进汉语学习和文化交流,加强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学生,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将理论知识与亲身实践、体验、调查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如在节日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中秋节月饼DIY、画月亮的故事、写家书等,走出校园参观博物馆、开展节日调查等活动,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生活中的传承。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课程负责人教研结合,主持完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撰写多篇教学论文,主持负责的“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曾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学生在游戏中思考不同文化中的异与同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代生活传承,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国文化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吸引点,重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全面理解,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学生,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2)在跨文化交流平台上,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


(3)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亲身实践、体验、调查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03

取得成效

(1)修订教学大纲,挖掘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凝练育人元素;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由原来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开卷、调研报告多元的考核方式;用好超星平台、微信课程群,采取“翻转课堂”教学,将图片、视频、课件等在课前发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公开课教学得到报道。


参加学校组织的近20次课程思政课工作坊、交流研讨会,公开课等。发表相关教学论文《“非遗”保护理念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第一作者)、《试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的节气文化教学》(第一作者);指导1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获得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及教案奖(2019年12月18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办)。


示范课程(十二)《法律语言学》

图片

王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01

课程介绍

“法律语言学”是一门为英语系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旨在传授基本的法律语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法律英语的应用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学能力,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方面用正能量引导学生。课程结合文本作者甄别、遗嘱意义鉴别和法律翻译谬误等系列和语言相关的真实司法案例,让学生切身领悟司法公正与效率、社会公平与正义。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体现四种融合:

一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和法学学科的融合。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国家地位的持续提升,“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外语+法学”。课程《法律语言学》正是在此背景下开设的。


二是“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在课程中传授法律语言学知识,培养思辨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法律文本的研究、法律文书的起草、法律文件的翻译,在语言的司法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公平与正义。


三是“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整体课程设计与“两性一度”的融合。法律语言学整体课程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三)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注重过程性考核(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研究、PPT演示等占总成绩的50%),具有一定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四是“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与线下教学的融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混合,要求同学们课前阅读和观看教师已事先上传到“学习通”的案例、PPT和相关视频,并做好笔记;课中教师结合案例讲解法律语言学知识,学生思考、讨论和总结,整个过程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课后布置作业并上传学习通,重视课外的主题拓展阅读。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图片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前沿理论知识。2019-2020年,教师曾三次开设面向全校的公开课。

学生反馈:

19123742:这节课不仅是增强同学对于法律的认知和理解,更能培养同学的英语表达和思辨能力。

18123970: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例有趣又生动地带领我们研究和探讨语言的作用,让我们有更多自主思考表达的机会,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17123673:老师讲到了“抄袭”内容,真正将语言学理论融入对抄袭的实际鉴别中。这一主题对于我们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2)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提升其研究能力。作为一门在“新文科”背景下,语言学与法学融合的崭新课程,重在探索立法、司法和执法等一切法律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及方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和跨学科性。要解决复杂的法律语言问题往往需要多种技能和综合知识互相配合,问题的答案以开放性为主。


(3)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引领其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运用法律英语的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人文素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表达,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具体鲜活的法律语言学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法治、爱国、敬业、自由、平等、诚信”等涵义,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已获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2021182


示范课程(十三)《理论力学》

图片

楚海建,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主讲“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微细观力学”等课程,曾获“青篮工程”优秀骨干教师称号。


01

课程介绍

“探索万物运动之规律,奠定工程技术之基础”。“理论力学”是力学、机械、土木、水利、交通、航空航天等相关工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涵盖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运动(包括平衡)与受力的关系,为学习相关的后续课程以及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理论力学问题。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掌握应用基本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物理建模、力学建模、模型计算、分析结果、再返回工程实践的过程训练,培养学习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主讲教师还有陈立群教授、马杭教授、朱卫平教授、任九生教授、周全教授、代钦教授、江进武教授等十余位教师。其中,陈立群教授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全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进武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认识客观规律,倡导科学精神。从物体运动角度来看,所谓道法自然,即为力学之道。基于天才的创造与科学实验,形成了认识物体运动规律的完备的理论体系。经典力学的创立过程,汇聚了历史上天才级的科学巨匠,包括伽俐略、牛顿、欧拉等,逐渐形成了基于好奇心驱使的伟大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成为驱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提倡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正是时代的需求。


图片


(2)结合工程实际,倡导实践精神。通过探索、提炼国家重大工程问题中的力学问题,拓展课程的应用场景与学生视野,倡导学以致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结合历史沿革,倡导家国情怀。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周培源是中国近现代力学奠基人,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与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老一代力学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报效祖国的爱国故事,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通过“工程实例-力学建模-结果分析-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注重研究型挑战性教学,在力学建模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往往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科学结论都有适用的边界,改变初始或边界条件会带来怎么样的变化,需要在延伸拓展中不断探讨,强化对科学边界的敏感与认知。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03

取得成效

(1)课程组完善了教学资料,修订完成了显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大纲,撰写了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教学案例,开展了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公开课,并作了微课教学展示。


(2)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积极参加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坊、沙龙和研讨会、公开课观摩等,发表两篇教学论文。


(3)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完成本课程的视频录制,充分利用校园网教学平台和公共网B站。B站累计观看量达5.5万余人次。


(4)对专业知识的精耕细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理论力学相关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版权所有: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