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能制造技术学院!
党团工作

党团活动

您的位置: 网站主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刘益飞】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动力来自哪里

时间:2011-04-15   来源:    阅读:

     


全国党建理论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通讯评审专家、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刘益飞教授
 

  记者:影响党员干部学习动力的因素有哪些?

  刘益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从本源上讲,学习理应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尤其是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早已摆脱了莘莘学子那种因升学压力、就业艰辛的折磨而发奋苦学的境遇,学习就更应是人生的一种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曾经担任过党的高级干部的王蒙先生,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深深感悟:“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学习是一种建设一种节操一种免疫功能;学习是人生的智慧之灯。”(《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这也表明,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人生不可须臾缺少的东西,学习的动力,就自然来自于对人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一种本源性的动力。《三字经》里说:“犬守业,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说明学习是人的本性,人不学习,连动物都不如。孔夫子就更是谆谆告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这都告诉我们,学习是与人生紧紧相伴的事情。当然,由于党员领导干部特殊的身份,还承担着崇高的社会责任,为了履行好这种责任,也会产生出一种学习的动力。

  由此看来,党员领导干部理应不缺乏学习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没什么困难的。问题在于,我们常常不能理想化地看待党员领导干部。直面现实,人们常常能够感受到: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一些人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学”,一些人碌碌无为“不爱学”,一些人装点门面“不真学”,还有一些人急功近利“不深学”。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忙于官场应酬多、静下心来读书少;陷于日常事务拖累多、忙里偷闲学习少;自我满足陶醉多、自知之明求学少;要求别人学习多、自我表率做得少。对于党内那些不注重学习的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曾经入木三分地作过一副对联,叫做: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但这一在60多年前就被辛辣讽刺过的现象,现在在相当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尽管近年来党中央经常都在强调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太好。这种状况不下大力气改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同时也启人深思: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如此缺乏学习的动力呢?联系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实际,不难感受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嬗变,官场上的追名逐利早已取代了人生的崇高追求,养尊处优的生存状态已大大消磨了为人民利益而奋发有为的强劲动力。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动力自然大为弱化。

  记者: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刘益飞:我认为,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现实的选人用人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的任职,在现实的选人用人制度下,大体上有两种基本路径:一是委任制(也应包括多年来党内已习以为然的“安排性选举”一类做法,这往往是一种变相的委任制),二是竞争性选拔制(包括公推直选、直接差额选举、自荐参选等)。我们在现实中能够明显感受到,相当一些通过委任制产生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动力上,往往不如那些通过竞争性选拔制产生的党员领导干部。其实道理很简单:通过委任制产生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其学习状况、学习水平往往并不作为考核、提拔的必要条件或主要条件,而一经被委任后,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其官位就可以平稳地延续,并有不断被提拔的可能,至于其学习的状况和水平,已经变得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在这样一种委任制的格局下,不少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动力自然就大大减弱了,一些官员间不是钟情于相互学习体会的交流、磋商,而是热衷于相互间官位、级别、待遇的攀比,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相反,对于通过竞争性选拔制产生的党员领导干部,情况就大不一样。一方面,在领导职务产生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竞争的强大压力,为了脱颖而出,就必须向公众展示自己令人信服的实力,而实力决不是凭空而来,必须靠学习所得。这包括胜任领导职务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科学素养、专业本领、领导艺术,甚至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演讲技巧。这些,都必须强化自身的学习,才能胜人一筹。另一方面,即使他们在担任领导职务之后,也由于受到任期制、公众(选举人)监督制、不称职就被罢免弹劾制的严格制约,同时也受到干得好就获奖就连任的激励,也促使他们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从而为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同时也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总之,对于通过竞争性选拔产生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动力上,往往是“不用扬鞭自奋蹄”。人都可能是有惰性的,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制度机制下,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差异很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对处于不同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下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动力的考察,就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要着力于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动力问题,既需要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强化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人生的真谛,锲而不舍地去为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从而产生出一种恒久的学习动力,同时,也需要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限制和规范委任制,积极倡导和大力实施竞争性选拔机制。对于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动力问题,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许,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情,是一种“软”激励,而制度机制的调整与改革,见效较快,是一种“硬”约束,更应当为我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所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