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能制造技术学院!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您的位置: 网站主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三十三年挚爱的事业——教书育人 ——记A级教师获得者刘佳鲁老师的平凡人生

时间:2013-10-23   来源:    阅读:
       刘佳鲁老师现年58岁,在教师岗位上已经默默耕耘了33年。他给同事们的印象是热爱生活,平易近人,勤奋好学,善于钻研。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讲课生动,注重实践。有一个学生在期末写的学习收获中有这样的表述:听刘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可以让我们在轻松中学习到有趣的东西。1980年他大学毕业后走进了教师的行列,教书育人一干就是33年,在此期间他曾兼任过辅导员,担任过系学生工作副主任、分院党总支书记,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把教书育人当成他一生的挚爱。2001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1年在学院开展的“说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主人公”,2012年被评为院师德先进个人,在年度教学评估中多次被评为A级教师。
       2013年刘佳鲁老师从分院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本可以和定居在美国的女儿及家人团聚,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但他并有这样做,而是选择留校回归教师队伍,继续从事教书匠的工作。这似乎令许多人不解,有许多种种猜测。而了解他的人知道其缘由是他本人对电子技术的酷爱,由于这种情结的驱使和30几年教学的经历,他已把向学生传授电子技术知识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会获得乐趣和满足感。说到对电子技术的爱好他是从上初小时开始的,一次他在邻居家看到几本《无线电》杂志,在随意的翻看中对里面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理,之后他开始把父母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购买电子元器件,然后对照着看不懂的电路图组装起半导体收音机。就这样一个漫长的自学过程开始了。他在实践中对各种元件的作用逐渐有了了解,安装的电路由易到难,每当有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收获时,都会令他兴奋不已。他的电子技术启蒙是从实践开始的,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好奇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三十多年教学中特别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他平时注意向他人学习,研究各种教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他联系实际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兴奋元素”,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每次课他都以提出问题开始,问题的题目是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学生们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在基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他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许多演示电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几分钟的实物演示,学生们很快就懂了。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这更加让他乐此不彼。它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钻研和制作各种电路上,而对个人评职并不在意。经常会有同事善意地提醒他抓紧时间准备评职材料,他只是淡淡一笑说:不着急,慢慢来吧。
       刘佳鲁老师的敬业精神还体现在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上。青年教师一般缺少实践经历,这样在把握教材内容的舍取,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难以驾驭。刘佳鲁老师凭着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主动热心地为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对于学生的成长更是关爱有加,每当新生入学时他都主动地要求为新生举办“电子技术入门学习讲座”,他认为这种讲座对于新生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开展学习活动。每次讲座结束时学生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佳鲁老师虽然年过半百,但经历充沛,工作中勇于挑重担。每学期都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一次有位教师突然生病,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他不怕劳累毫无怨言地将生病教师的课程义务承担过来。他的周课时最多时达到24学时。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刘佳鲁老师热心关注的地方。他经常与实训指导教师一起研究实训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实训效果,他利用暑假设计了多种实训电路板,每一种都做出一个“成品”,用于指导学生的电子技能实训。
       在骨干院校建设的过程中,刘佳鲁老师仍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施校中厂和厂中校项目的建设中,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他经常奔波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尽管他是一位年长的老教师,但工作起来从不讲任何条件,默默地为学院的发展做着贡献。
       刘佳鲁老师在33年的教学生涯中用激情和汗水谱写着教书育人的篇章,不求功名,只盼望学生早日成才。在他教过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其中最能够让学院感到骄傲的是一个08级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北京一家科研单位参与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北斗卫星的研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