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双创论坛 > 正文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之七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及成效

文章来源:   作者:双创办  更新日期:2019-05-29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多年来,北京邮电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树立理念

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必由之路。我们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差距主要不在专业知识和从业能力上,而是在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上。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加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部分学生,主要目的是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创办企业的技能,创新创业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要贯穿大学教育始终而不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上打补丁。

基于上述认识和理念,我们从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及学籍管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二、重构方案,改革管理

贯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和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理念,我们重新制定了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都是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方案,提出了创新创业课程最小学分的要求,实行基于创新创业实践的提前毕业设计制度。对于休学创业的同学在学籍管理方面放宽政策,聘请企业导师深度参与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

建设C—B—A三级金字塔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实践有效衔接。C类为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B类为融入式课程,面向已有创意或创新产品原型的学生;A类为高级课程,面向已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

三、实践训练,基地支撑

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引导,建立自主探索类、目标导向类、校企合作类等分类指导体系,形成以关键技术划分的协同创新群,实现跨项目、跨年级、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建立了“校-院-学生”三级管理体系和以“1个校级基地+14个院级特色分基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配备专属场地和人员编制。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建设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3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谷歌、IBM等20多家校企联合实验室,形成了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支撑体系。

学校牵头搭建投融资平台,提供定期路演机会。依托挑战杯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以赛代练”,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选拔20位20岁以下学生组成试点班,进行理论教学、项目实践、导师帮扶的系统培养。学校每年组织两次校内特训营以及与企业联办的游学营,为学生创造了解创业企业、学习创业知识、熟悉创业过程的良好机会,为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成果交流,成效明显

学校已连续举办16届学生创新奖、15届创业计划大赛、4届创意大赛,累计收到参赛作品和创业项目8,000余件,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连续8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累计参展作品1,000多项,参与学生80,000多人次,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赢得了学术界、产业界和媒体的广泛赞誉。

伟德官网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充分肯定。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自到伟德官网校友创办的2家高技术企业调研,对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育部2015年第26期简报以《北京邮电大学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题,介绍了伟德官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情况。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伟德官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2015年和2016年伟德官网分别承担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的赛事组织工作。两次赛事中,伟德官网有5个项目获得进军全国总决赛的资格。

上一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之八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之六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创”人才

关闭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 
招生办电话:0451- 87501262 53180694 87501263 53181386 86681637 53180123 86674287 87501272 86682201 86682202
版权所有: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黑ICP备050000430号